
十分鐘商學院丨不懂協同五環,你與世界500強的管理效能差了30%
時間:2017-05-10
(轉載自盒飯財經,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擊觀看完整視頻:https://v.qq.com/x/page/b0501zwcs9h.html
上一期的《十分鐘商學院》留下了一個問題是:創新的更新、創造和改變,哪層含義更重要?讀者們將100%的票投給了“改變”,足見互聯網世界下,大家對于傳統已經沒有新鮮感了。
本期我們邀請到致遠互聯董事長兼總裁徐石,講述“協同管理”是如何打破傳統管理的。
注:徐石是中國協同管理軟件領域的開創者,他提出以人為中心的高績效組織的統一工作平臺、高效能人士的個性工作入口,對推動組織工作行為的變革起到深遠影響。
致遠互聯于2002年成立,是中國協同管理軟件及云服務領導廠商,連續十二年保持中國協同管理軟件市場占有率第一,在全國設有35個分支機構,超過1600家合作伙伴和3000名伙伴顧問。
許多管理者都會陷入“管理黑洞”,個體與組織如何做到協同管理?以下是本期盒飯財經《十分鐘商學院》徐石分享的精華內容:
協同是一個泛詞,而且用在管理上,大家會抓不到重點。其實,協同首先是基于組織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組織,有組織的地方就必須有協作和協同。
把協同拆開來看,“協”是一群人完成目標的過程,“同”是達到的結果,所以說協同是任何一個組織的基本的工作方式和生存準備,沒有一個企業不在協同的狀態下,沒有一件事情不在協同之中,沒有一個人不在協同中去承擔他的角色,所以協同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基本命題。
在企業互聯的當下,企業生存狀態已經完全不同于以往,今天的企業高度扁平化,高度的分工需要協作化,它無時無刻不在一個生態之中,因此,企業內部協作、外部協作和協同變得非常重要。
我們把協同分為五環來看:
第一環是企業內部的工作協作;
第二環是業務之間的協同,工作和業務又形成相互的融合;
第三環是集成協同。任何企業都在多個系統中間,要思考多個系統之間怎么把數據共享起來?怎么把信息整合起來?怎么產生通用的信息門戶,能達到更高效的信息的推送和自動推薦?
第四環是產業鏈協同。企業要在生態中間完成協作,比如說供應鏈、訂單、交易、分享的協作,企業的生態和上下游之間要完成相互協作;
第五環是社會化協同。任何企業都要知道,客戶的第一反應是什么,知道下游供應商的隨動是什么?企業這個組織對公眾、對消費者、對客戶或潛在客戶,他們之間要有溝通和互動,我們已經把它作為協同的一部分。
所以協同本身是一個生態,是從組織類到系統間,到組織間,包括社會階級的協同,比如我們談到政府,其實就是G2B、G2C,也是一種協同。我覺得協同管理,是企業和組織的基本生存方式和形態。
那么協同管理軟件,從一門管理軟件的新分支或領域上來說,已經成為企業管理中間的變革層和創新層。
今天很多企業認為協同管理軟件是新的信息平臺和工作入口,它成為真正企業信息化、數字化或者智能化最佳實踐的基礎應用。那么,他究竟創造什么樣的價值?為什么協同企業與非協同企業有很大差別?
我們將整個企業的效能比喻為100%,協同不好的企業內部的耗散量可能超過30%甚至更多。就是說企業管理的黑洞,這個黑洞就是信息不透明,流程不可視,目標管理和它內外的協同管理處在一個非良性的狀態,那么它的整個組織的效率,被大量地耗散,其實這種耗散,我們每一位企業經營者都要思考。
用以上提及的協同管理的思想或是軟件,可以找回這耗散的30%。
假設一個不協同的企業一年只有365天,那么協同管理的企業,可以創造500天、700天,甚至1000天的效益,所以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解決效率的問題,協同管理還能解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的問題。
其實今天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今天最想知道的就是企業不好的流程,由于組織架構的臃腫,它的效能耗散在哪里。我覺得協同管理,對個人、對組織,包括對客戶之間的端到端的打通,和自己供應商的打通,都產生了非常廣泛的效果。
協同管理軟件和過去的傳統管理軟件有非常大的不同。過去的管理軟件,以信息、流程或者是某個業務的管理作業為核心,今天談的協同有一個非常大的根,是以人為中心來構建這個系統,因為今天的人,是生產資料中間最昂貴的稀缺資源。
另外我覺得,人即組織,流程即人,決策也是人,信息的推送也是人,今天以人為中心,重新來構建這個管理軟件的邊界和管理的層次,會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角和非常高的價值,而且這樣的系統普及率、普世性和部署的便捷性,遠遠地高于繁重的傳統管理軟件。
所謂協同企業,就是不斷地把它的組織效能提高,通過協同管理的應用,極大地提升組織效能,產生新的價值和新的應用。
互聯網對管理軟件帶來的變革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第一個是云端和大數據,提供了全新協同的想象空間,我們今天所提出的協同管理,是可以建立一個分享經濟模式的協同,即我們讓用戶或消費者,把他的管理思想可以移植到云端來,我們提供應用平臺,讓它產生新的應用,可以分享給大家,這也是客戶和應用在平臺上的另外一種協同。
第二個是人工智能的出現對工作的革命,將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智能的工作助理,它可以把你的時間安排、出行安排、日常工作等固定化流程都進行替代,就是說知識工作者的智能化,極大地解放固化的工作。
第三個是任何一個企業將來都有把組織內的信息和組織外的信息打通的需求,基于組織的規則、戰略來監控和運營AI智能機器人,它會監控企業運行流程的狀態,監控各種指標的好壞,以形成組織和個體、自然人和AI機器人的生態協同。
今天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的競爭,文化的競爭,協同效率的競爭,這個協同包括組織內、組織外、生態協同。
今天所談的協同管理軟件,并不是孤立的談單一的產品,其實談的是一個服務。今天的協同,除了以上談到的工作業務、管理外,還有非常多的增值服務,這種增值服務都是這個企業,個體或組織所需要的一種服務、一種協同。
例如我們在協同系統中間,可以植入很多的人力資源的外包,甚至植入跟工作相關的更輕松的元素,還可以把第三方增值應用變成這個協同的一個元素,形成一個協同的生態,所以今天我們談協同,談的是一種服務,談的是一種生態,談的是如何讓一個組織跟它的資源、規則及業務,構成更和諧、智慧和美好的工作管理狀態。

點擊觀看完整視頻:https://v.qq.com/x/page/b0501zwcs9h.html
本期我們邀請到致遠互聯董事長兼總裁徐石,講述“協同管理”是如何打破傳統管理的。
注:徐石是中國協同管理軟件領域的開創者,他提出以人為中心的高績效組織的統一工作平臺、高效能人士的個性工作入口,對推動組織工作行為的變革起到深遠影響。
致遠互聯于2002年成立,是中國協同管理軟件及云服務領導廠商,連續十二年保持中國協同管理軟件市場占有率第一,在全國設有35個分支機構,超過1600家合作伙伴和3000名伙伴顧問。
什么是協同管理
把協同拆開來看,“協”是一群人完成目標的過程,“同”是達到的結果,所以說協同是任何一個組織的基本的工作方式和生存準備,沒有一個企業不在協同的狀態下,沒有一件事情不在協同之中,沒有一個人不在協同中去承擔他的角色,所以協同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基本命題。
在企業互聯的當下,企業生存狀態已經完全不同于以往,今天的企業高度扁平化,高度的分工需要協作化,它無時無刻不在一個生態之中,因此,企業內部協作、外部協作和協同變得非常重要。
“協同五環”是什么
第一環是企業內部的工作協作;
第二環是業務之間的協同,工作和業務又形成相互的融合;
第三環是集成協同。任何企業都在多個系統中間,要思考多個系統之間怎么把數據共享起來?怎么把信息整合起來?怎么產生通用的信息門戶,能達到更高效的信息的推送和自動推薦?
第四環是產業鏈協同。企業要在生態中間完成協作,比如說供應鏈、訂單、交易、分享的協作,企業的生態和上下游之間要完成相互協作;
第五環是社會化協同。任何企業都要知道,客戶的第一反應是什么,知道下游供應商的隨動是什么?企業這個組織對公眾、對消費者、對客戶或潛在客戶,他們之間要有溝通和互動,我們已經把它作為協同的一部分。
所以協同本身是一個生態,是從組織類到系統間,到組織間,包括社會階級的協同,比如我們談到政府,其實就是G2B、G2C,也是一種協同。我覺得協同管理,是企業和組織的基本生存方式和形態。
那么協同管理軟件,從一門管理軟件的新分支或領域上來說,已經成為企業管理中間的變革層和創新層。
今天很多企業認為協同管理軟件是新的信息平臺和工作入口,它成為真正企業信息化、數字化或者智能化最佳實踐的基礎應用。那么,他究竟創造什么樣的價值?為什么協同企業與非協同企業有很大差別?
協同管理能創造怎樣的價值
我們將整個企業的效能比喻為100%,協同不好的企業內部的耗散量可能超過30%甚至更多。就是說企業管理的黑洞,這個黑洞就是信息不透明,流程不可視,目標管理和它內外的協同管理處在一個非良性的狀態,那么它的整個組織的效率,被大量地耗散,其實這種耗散,我們每一位企業經營者都要思考。
用以上提及的協同管理的思想或是軟件,可以找回這耗散的30%。
假設一個不協同的企業一年只有365天,那么協同管理的企業,可以創造500天、700天,甚至1000天的效益,所以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解決效率的問題,協同管理還能解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的問題。

其實今天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今天最想知道的就是企業不好的流程,由于組織架構的臃腫,它的效能耗散在哪里。我覺得協同管理,對個人、對組織,包括對客戶之間的端到端的打通,和自己供應商的打通,都產生了非常廣泛的效果。
互聯網給協同管理帶來三大變革
協同管理軟件和過去的傳統管理軟件有非常大的不同。過去的管理軟件,以信息、流程或者是某個業務的管理作業為核心,今天談的協同有一個非常大的根,是以人為中心來構建這個系統,因為今天的人,是生產資料中間最昂貴的稀缺資源。
另外我覺得,人即組織,流程即人,決策也是人,信息的推送也是人,今天以人為中心,重新來構建這個管理軟件的邊界和管理的層次,會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角和非常高的價值,而且這樣的系統普及率、普世性和部署的便捷性,遠遠地高于繁重的傳統管理軟件。
所謂協同企業,就是不斷地把它的組織效能提高,通過協同管理的應用,極大地提升組織效能,產生新的價值和新的應用。
互聯網對管理軟件帶來的變革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特點:
第一個是云端和大數據,提供了全新協同的想象空間,我們今天所提出的協同管理,是可以建立一個分享經濟模式的協同,即我們讓用戶或消費者,把他的管理思想可以移植到云端來,我們提供應用平臺,讓它產生新的應用,可以分享給大家,這也是客戶和應用在平臺上的另外一種協同。
第二個是人工智能的出現對工作的革命,將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智能的工作助理,它可以把你的時間安排、出行安排、日常工作等固定化流程都進行替代,就是說知識工作者的智能化,極大地解放固化的工作。
第三個是任何一個企業將來都有把組織內的信息和組織外的信息打通的需求,基于組織的規則、戰略來監控和運營AI智能機器人,它會監控企業運行流程的狀態,監控各種指標的好壞,以形成組織和個體、自然人和AI機器人的生態協同。

今天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的競爭,文化的競爭,協同效率的競爭,這個協同包括組織內、組織外、生態協同。
今天所談的協同管理軟件,并不是孤立的談單一的產品,其實談的是一個服務。今天的協同,除了以上談到的工作業務、管理外,還有非常多的增值服務,這種增值服務都是這個企業,個體或組織所需要的一種服務、一種協同。
例如我們在協同系統中間,可以植入很多的人力資源的外包,甚至植入跟工作相關的更輕松的元素,還可以把第三方增值應用變成這個協同的一個元素,形成一個協同的生態,所以今天我們談協同,談的是一種服務,談的是一種生態,談的是如何讓一個組織跟它的資源、規則及業務,構成更和諧、智慧和美好的工作管理狀態。
-
分享本文到:
-
關注隨銳:
微信掃描,獲取最新資訊 -
聯系我們: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建議,
請與我們聯系:
suiruikeji@suir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