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盤點與預測:解析今年的互聯網行業
時間:2016-12-22

互聯網2016年十大盤點:
1、公司銳減,資本放緩,退出乏力
無論是創業公司的活躍度還是一、二級市場的活躍度都反映出今年是資本寒冬,投資、創業正在回歸理性。比起獲取流量,公司更多地將目光放在盤活現有用戶上,企業更加重視盈利能力。與其說是市場遇冷,不如說是趨于理性。
2、政策全面介入,雙向調控市場
網約車、醫療、互聯網金融、互動娛樂、跨境電商、互動娛樂、二手車等多個領域,政策都在頻繁出手。原因在于很多行業觸及民生,政府必須調控,這也是一個行業從試探期走向規范期的標志。
3、用戶聚合效應進一步拉升頭部市場門檻
易觀數據顯示,每月活躍度排名前100的app中91%長居榜單,可見市場門檻進一步提高,提供統一系統服務的平臺再一次聚合,基于場景裂變、用戶裂變大量中部的企業百花齊放。
4、新賽道極度稀缺致市場哄搶
共享單車等熱門項目成了香餑餑,投資輪次之間的時間縮短,融資金額大,吸引更多企業扎堆進入熱門賽道。
5、開源節流,正面應對自我造血難題
企業通過大量補貼吸引用戶、增加流量的時代已經過去,今年運營企業思路變了,關注活躍用戶,從關注手里有多少流量到關注高凈值用戶是什么樣子的,如何去運營;從關注流水到關注成本;從關注如何大規模引進人才、快速擴張到關注如何高效能地去利用每一個員工的價值。
6、新技術盤活舊市場
例如直播技術,已進入社交、購物、文娛等各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更是滲透進各行各業,傳統行業更加主動地去擁抱這些新技術。
7、人成為市場最豐富的變量
人作為一個市場新的價值輸出方式,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以網紅為例,其本身充分調動了人的情緒,以這種人的變量的特殊性去幫助行業升級的現象越來越多。意見領袖在網購等活動中起到更大作用。明年,以人為入口的創業方向將會更受關注。
8、用戶付費意識走向多元,從消費物質到消費精神
付費意識覺醒,人們愿意為優質內容買單,內容創業明年將繼續成長。
9、版權環境變化刺激市場對優質內容的追逐與投入
市場對優質內容的投入增多,尤其在娛樂、體育產業,對優質IP的爭奪更加激烈。
10、基礎設施服務提到戰略高度,帶動上下游產業轉型升級
目前很多平臺車不是自己的,貨不是自己的,內容不是自己的,平臺在中間起撮合作用,平臺運營被提上戰略高度,基礎設施和企業服務的要求變得更高,所以今年很多企業服務項目也受到資本青睞。
互聯網2017年十大預測:
1、人工智能技術滲透率提升,推動產業升級。
2、數據驅動的計算經濟來臨。
3、開源技術走向前臺,攪動初創企業服務市場,跨界合作將是各企業發展的主旋律。
4、傳統設備在技術推動下走向具有落地性的智能化,任何物品都將有智能化的、交互的界面,有計算的能力。
5、網生內容供需雙方正向激勵,市場變現規模可期。目前人們越來越需求精神層面的指導,個性化的內容創業將會越來越多。
6、國漫將成為繼網綜、網劇后的第三爆發點,漫畫本身改變性、延展性、衍生性決定了它還有較高的發展空間。
7、并購潮還將在電商、內容、旅游行業中誕生。
8、金融科技創新升級,標準與非標界限融合趨勢加大。
9、VR/AR回歸理性發展,市場應給予更多耐心。
10.智能投顧成財富管理新方向,但機遇與調整并存。財富管理明年將是一個熱點,不斷有新的方式提高金融行業的效率。
-
分享本文到:
-
關注隨銳:
微信掃描,獲取最新資訊 -
聯系我們: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建議,
請與我們聯系:
suiruikeji@suirui.com